第02版:要闻 2024年07月24日

创作出新时代的文艺精品

——访86版《西游记》哪吒扮演者杨斌

  受邀参加“西游记主题交响音乐会”,杨斌现场演唱《哪吒之歌》。   地区融媒记者 张云海摄

  “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以人民为中心创作文艺作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7月22日,86版《西游记》哪吒的扮演者杨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接受采访时,杨斌深情讲述拍摄86版《西游记》的艰辛与收获。由于当时科技和经费条件限制,剧组无法聘请更多的演员,因此很多角色都由一个人饰演。即便如此,剧组还是通过实地拍摄和精心的特效制作,将原著的情节大致还原,呈现给观众。尽管拍摄时间长、条件艰苦,但全剧组人员的辛勤付出和精湛演技,使得《西游记》成为了一部经典影视作品。

  “那时候没有网络,没有电话,演员海选必须到场。”杨斌回忆说,当时制片主任到合肥带走了他的一张照片。就是这张照片,让他与剧组结缘。“导演一看觉得这个小孩长得还不错,给我发了一个电报——让我到北京来试镜。”

  杨斌只身一人来到北京。“一心只顾着赶路,灰头土脸的我见到了杨洁导演。通过面试,正式进入了《西游记》剧组。”

  为什么86版《西游记》会成为经典呢?杨斌告诉记者,正是源于演员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和对观众的认真负责,都在认真打磨作品,把作品当成了艺术品。

  “我们就像经历了‘八十一难’,才把这部经典呈现在观众眼前。”杨斌说,当时为了拍摄,剧组光选场地就跑了26个省(区),对每个场景都有过细致的考量,与现在抠图、大量使用绿幕的电视剧完全不同。拍摄时,由于特效不完善,许多演员冒着生命危险吊着很细的钢丝只为拍出一个完美的镜头……不止这些,导演对剧本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在当时的演员心中,想法很简单,就是努力打磨作品,不在乎时间长短。

  “在吐鲁番拍摄火焰山这一集时,地表温度非常高,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大家克服重重困难,最后将《西游记》拍摄完。”杨斌表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经典永流传,“拍了6年,播了近40年,好的作品是有生命力的。”

  “新疆是《西游记》的重要拍摄地,这次来到和田,有故地重游的感觉。和田人民热情好客,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和田玉名满天下,让人流连忘返,希望和田越来越好。”杨斌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一部好作品,需要与时代同步伐。文艺工作者只有扎根基层,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杨斌表示,文艺创作要守正创新。明方向、正导向,转作风、树新风,出精品、育人才,在正本清源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倾心创作出新时代文艺精品。

  地区融媒记者  李凌燕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主办单位:和田日报社| 声明:和田日报社©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