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山县司法局固玛司法所司法协理员阿卜力克木·阿卜来提因调解有方在当地知名度颇高,大家亲切地称他阿木。
阿木今年25岁,从事调解工作4年来,共调解矛盾纠纷400余起。2024年,在司法所的助力下,成立了“阿木调解室”。
近日,记者见到阿木,了解他的成长故事。
开启新赛道
阿木是个热心肠。他告诉记者,第一次听到“热心”这个词,是他小时候将一位摔倒的老人扶起来,其家人来感谢他。“那时觉得被感谢的感觉很好,帮助人渐渐成为我的习惯。”阿木说。
大学毕业后,阿木回到家乡固玛镇工作。除了日常工作,他经常帮村民寻羊找牛、为老人购药、帮行动不便者干力所能及的活……时间一长,他的善举在附近乡村有口皆碑。
阿木的热心肠引起一位有心人的注意。
“当时,我听很多人说这个小伙子热心善良,很受大家喜欢。”皮山县司法局固玛司法所所长阿卜来提·玉荪说。彼时司法所正在寻找人民调解员人选,阿木进入他的视线。
阿卜来提找到阿木,希望他加入法律服务队伍,阿木爽快地答应了。2020年,在阿卜来提的介绍下,阿木成为固玛司法所的一名司法协理员,开始参与调解矛盾纠纷、开展普法宣传。
走上新岗位,问题迎面而来。“调解纠纷、普法宣传都要用法,但我并不懂法。”阿木说。
学法打基础
“一般保证,是指保证人仅在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才承担保证责任。连带责任保证,是指只要债务人到期没有履行债务,债权人就可以任意选择债务人或保证人,要求其履行债务。替人担保时,一定要考虑清楚保证类型,擦亮眼睛。”1月10日,在“阿木调解室”,阿木为村民普及法律知识,提醒注意事项。
别看阿木现在释法熟练,刚成为司法协理员时,他觉得最难学的就是法律。“法律术语很难懂。”阿木说。
皮山县司法局每月定期组织学法培训,阿卜来提给阿木报了名。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阿木很快找到学习方法,不到一年就掌握了农村常用的法律知识。
本以为学会了法律知识,调解纠纷就不难了,可第一次“实战”时,阿木就被泼了一盆凉水。
2021年,阿木调解一起邻里借款纠纷,阿木到欠钱的吐某家给其做工作,被嫌弃“只会背法条,根本听不懂啥意思”。最终,纠纷由阿卜来提化解了。
事后,阿木向阿卜来提求教。阿卜来提说,在乡村调解矛盾纠纷和普法时,要学会将法言法语转化为家常话,让大家听得懂,调解时更要情理结合,光有法律知识和一腔热情可不行。
这番话让阿木印象深刻。他主动找当地经验丰富的调解员学习调解方法和沟通技巧,并不断运用到实践中。很快,阿木找到适合自己的调解方法。
打造调解品牌
2023年初,图某等4人在古某承包的建筑工地打工,古某拖欠4人1.2万元工资,图某等人找司法所寻求帮助。
阿木将双方邀请至调解室,端上热茶,释法析理。
“我没钱!”古某态度强硬。
真的没钱吗?阿木让古某出示手机中的账单。通过账单,阿木算出古某每月消费至少2万元以上,“没钱”的说辞不攻自破。最终,经过阿木释法,古某支付了图某等4人的工资。
这起纠纷圆满解决,阿木感触良多:“我发现调解矛盾纠纷既要保持热心,又要细心发现疑点、耐心解开疙瘩。”慢慢地,他总结出热心、细心、耐心“三心”工作法,并将其作为解纷“秘笈”。
此后1年,阿木调解纠纷的数量和成功率持续攀升。
2024年4月,和田地区进一步整合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资源和力量,在皮山县司法局支持下,固玛司法所以“阿木”为名,创立品牌调解室,邀请阿木担任人民调解员,承担固玛镇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
木某和吾某是多年好友,2023年5月,木某从吾某处借了30万元做生意,双方约定1年内还清。1年后,木某未还款,吾某去要账,木某百般推诿。吾某向村里的“法律明白人”反映问题,因涉及金额较大,此纠纷被流转至“阿木调解室”。
阿木协助吾某调取银行取款记录、双方微信聊天记录,证实双方存在借贷关系。随后,他将两人邀请至调解室,耐心普法。其间,木某说的“情谊重要还是钱重要”引起阿木的注意。
阿木从两人的友情入手,进行劝说。木某表示,他并非有意赖账,而是生意受阻无法全额还款,希望吾某宽限时间。吾某表示同意。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木某当场还款19万元,剩余款项1个月后支付。
2024年6月,阿木回访得知,木某已将余下的11万元还清。
2024年至今,“阿木调解室”已调解185起矛盾纠纷,涉及金额270万余元。
如今,阿木并不满足现状,他想将自己的工作方法传授给村里的“法律明白人”,还想去于田县的“库尔班大叔调解室”学习。“打铁还需自身硬,爱学爱问没坏处。”阿木说。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赵书城 通讯员 周富宾 范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