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古称“于阗”,一个充满了厚重历史、令人遐想、魅力无限的地方。居于“万山之祖”的昆仑山脚下,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之边缘,享有“国玉之都”的地位和美誉,大美山川、无垠大漠、万千绿洲记忆着千年沧桑;文明世界的古丝绸之路,满载着古老厚重历史文化符号,到和田是向往、是追忆、更是心中的爱。
历史悠久的和田
这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据《山海经》《穆天子传》记载,早在荒蛮时期,这里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商代,和田玉已输入中原地区,形成了早于丝绸之路的“玉石之路”,促进了和田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流融合。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西汉王朝设置西域都护府,昭示着和田始终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先后隶属于西域都护府和西域长史管辖,唐时属毗沙都督府管辖,乾隆年间平定准噶尔部与大小和卓等叛乱,统一了包括和阗在内的西域,定名为和阗,1959年改和阗为和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踏着古人的足迹,我们可以看到西汉张骞、东汉班超在和田为祖国辽阔疆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楼兰古城、尼雅遗址、圆沙古城、丹丹乌依里克遗址,书写了“丝绸之路南道”厚重的历史文化;法显《佛国记》、玄奘《大唐西域记》详细记载了于阗佛教的盛况,现存的热瓦克佛寺、达玛沟小佛寺遗址见证了昔日的佛国辉煌;沙海老兵纪念馆、康西瓦烈士陵园、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骑兵师先遣连进藏纪念碑,记载着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问勇路”更是唱响了新时代“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今天的和田,既是探寻秘境的旅游胜地,也是丝路文明的重要宝库,更是永远铭刻的英雄之城,穿越时空的驼铃声虽已远去,但沙海中往昔的古城遗址、玉龙喀什河中的子玉、大漠边关留下的脚印,仍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千年传奇,记载着千百年来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山川俊美的和田
这里是一个有着无限神韵的地方。坐落在昆仑山北麓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是集雪山、大漠、冰川、绿洲于一体的天然地理博物馆,这里既有昆仑山的巍峨壮美,又有沙漠与绿洲的生死相依,独特的地貌与人文交织,构成了一副磅礴而灵动的和美画卷。古老而恢宏神秘的昆仑山,像一条蜿蜒的巨龙,以其巍峨的庞然之躯,自西向东横卧于中华大地,相融相生的喀喇昆仑山,在对敌斗争中见证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喀喇昆仑精神”;无边无际的金色沙海塔克拉玛干,延绵不绝的沙丘诉说着沧海桑田;星云遍布的绿洲,滋润着千百年来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各民族兄弟姐妹,雪山与大漠相生相伴,互诉衷肠,凝结出昆仑神话、丝绸之路、玉都古韵。和田的山川之美,是冰川与沙漠的对抗,是绿洲与荒原的共舞,更是人类极限之地的生死诗篇。在这里,每一粒沙都听过佛窟的梵音,每一块玉都藏着雪山的魂魄,每一阵风都吹过千年的驼铃,每一寸土地都刻着中国心。
美食天堂的和田
和田美食文化源远流长,独特的大漠绿洲环境、多民族交流融合以及丝路文明的传承,形成了传统风味与地域特色的“和田味道”。仪式感十足的烤全羊、独特木香的红柳烤肉、汤汁浓郁的羊肚包肉,记载着游牧与农耕的融合发展;带着孜然焦香与炭火气息的烤包子、包满浓郁汤汁的“沙漠披萨”库麦其、自带天然维生素的手抓饭;带有传统元素的土月饼、消暑圣品酸奶粽子、驱寒助消化的和田药茶、醇厚甜美的玛仁糖,更是大漠绿洲对远方客人的甜蜜馈赠。品尝和田美食不仅是味觉的盛宴,更是一部用和田独特食材书写的丝路文明史,从馕坑烤肉的炭火余温到夜市小贩的吆喝声,从洋葱的沁人心脾到孜然香,每一口都能尝到大漠绿洲的真诚、和田人的智慧、多元一体文化的交融之美。
魅力人文的和田
这是一个充满诗和远方的地方。和田自然资源与人文历史交相辉映,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互为补充,巍巍昆仑山孕育了盘古开天、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等众多的上古神话和民间传说,汉武帝钦定于阗南山为昆仑山,使昆仑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使普通老百姓心心念念的“寿比南山”更具象化。书写千年历史的桑皮纸、“穿在身上的丝绸之路”——艾德莱斯绸、沙漠里的声音史诗——木卡姆充满了时光里的文明基因;渗透血脉的玉石之魂,成为绿洲人民的精神隐喻……和田的人文魅力,在于海纳百川、在于共生共存,这里的人们像昆仑山下的河流,携带着历史的泥沙,却始终想着往开阔的天地奔涌。
和田,这颗镶嵌在丝绸古道上的明珠,驼铃余韵未散,丝路华章已新,当新时代的春风拂过昆仑山麓,千年玉都正以昂扬的姿态焕发出蓬勃生机,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让我们一起携手同行于这片机遇与梦想交织的热土,以奋斗为笔,以热忱为墨,共同创造和描绘属于我们这一代丝绸之路画卷的辉煌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