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期间,记者走进几家餐饮店发现,理性消费、按量点餐、剩菜打包等理念已逐渐形成了共识,不管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积极响应,自觉落实“光盘行动”,各餐饮店努力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用餐氛围,成为节日“新食尚”。
适量取餐 抵制浪费
1月2日,记者来到“努力北疆”早餐店看到,店里基本实现了自助餐式的早餐服务。干干净净的桌面上摆满了油条、卷饼等食品,还有各种各样的小菜、粥,早餐的种类很多。
“想吃什么这里都有,自己取餐,可以吃的量少种类多,避免了吃不完浪费的现象。”前来吃早餐的市民李女士说。
店里提倡顾客按需适量取餐,吃不饱可以再拿,但不可以取餐时食物的量超出自己的需求,导致浪费食物。
理性消费 文明用餐
“青膳美食”餐馆开店5年以来,坚持“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的餐饮文化,引导广大消费者文明用餐。
餐馆老板牛文全告诉记者:“我们会定期对餐馆服务员开展培训,提醒消费者点餐时避免点多,大菜品几乎都设有小份和大份,顾客可以咨询服务员按人数来点餐。要是正餐后再想点菜,一定要正餐‘光盘’以后再点,吃不完的饭菜提供免费打包服务,避免浪费。”
餐馆文明用餐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顾客饭菜点多,吃不完又不打包的浪费现象。
公筷公勺 文明新风尚
使用公筷公勺是文明餐桌的具体表现,也是全民健康的重要保障。沙枣花火锅店店长曹亚平指着桌子上摆着的公筷公勺对记者说:“无论是文明就餐方面,还是公共卫生方面来说,使用公筷公勺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在店里引导广大顾客使用公筷公勺,这不仅有利于卫生健康,对于餐桌文明也是一种新风尚。”
勤俭节约 拒绝看“眼色”
平时跟亲朋好友去饮品店,点很多东西,经常有吃不完浪费的情况。记者在曼太喜纳饮品店看到,这里几乎没有这种浪费现象,有的桌子旁坐满了人,也只点了几种饮品。
老板阿卜杜吉力力说:“我们不会因为顾客点多或点少来改变服务态度,反而会提醒顾客按需点餐,不要浪费食物。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利益,还有顾客的满意。勤俭节约、文明用餐是社会文明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