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交替时节,气温波动较大,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很容易导致各种慢性疾病发生或加重。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秋冬季应当如何预防慢性病?
11月21日晚,地区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郭卉在和田地区行政公署新闻办公室召开的第10场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专门就“如何做好秋冬季慢性病预防”做了介绍。
郭卉主任医师表示,慢性病患者一定要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重点从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健康监测与管理等方面加强防护和管理。
做好个人防护方面,要少出门、不聚集。秋冬交替时节,慢性病患者应尽量少出门,当感觉身体不适时,尽量不出门。需要外出时,一定要保持1米距离,全程佩戴好N95口罩,尽量做到不聚集、不扎堆,不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避免与有呼吸道症状疾病的人员接触。在外活动时,尽量不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从外面返回家后、咳嗽手捂后、饭前便后,一定要勤洗手。居室要勤通风,每天开窗2—3次,每次20至30分钟,开窗时注意保暖;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清洁,对高频接触物品定期清洁、擦拭消毒。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就是要合理膳食,提倡合理搭配饮食,做到谷类为主,粗细搭配;提倡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适量运动,要结合自身健康状况选择适当的锻炼方式,循序渐进,可以在家适当做一些运动,如慢步走、抬腿走等等,有庭院的可以在院内边晒太阳边活动锻炼。规律生活,按时起居,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不久坐、适当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正确看待疫情和自身健康状况,多与家人和朋友交流,做到身心愉悦。
加强健康监测与管理,就是要及时监测,加强对原有慢性疾病的监测(如血压、血糖等),并做好记录。若有异常,及时就医。线上咨询,如果病情出现变化或有疑问,可与原就诊医生或公布的专家热线联系。遵从医嘱,按时、规律、规范服药,不擅自调整用药剂量,保持病情稳定。
郭卉主任医师提醒慢病患者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变化,了解可能发生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可以有效地阻断、延缓,甚至逆转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进程,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充满活力。
地区融媒记者 刘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