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火车站是玉都和田的一座现代标志性建筑。从空中俯瞰站台全貌,那覆盖总长500米的“V”型雨棚壮观气派。就是这宽大的雨棚,揭开了我经历的落“玉”时分那段“趣事”。
在夏季的正午时间,是我习惯小憩遐想的午休时光。正酣时分,就感觉到站房外传来了续续断断的“铛铛”砸落声响。就这样连续几天的不速声扰,终于触碰到忍耐的底线,于是决定一探究竟。翌日,我便在站区外四处环顾,没有听到异常声响。于是便沿着铁路向东寻觅。这时远远的看见有一辆装潢靓丽的马车奔跑而过,车上几卷漂亮地毯随着马车的颠簸晃动着。这大概就是驰名中外的和田老三宝之一“手工羊毛地毯”。
蓦然之间,只见那蔚蓝的天空下,数以百计的鸟儿盘旋展翅,时而呈“一”字形掠花而过;时而又呈圈状绕果林而去;忽而又俯冲而过缭绕的炊烟;或簇拥逗留玫瑰花丛……
当我还沉浸在鸟儿的天空舞蹈之中,就看见玫瑰大道上的同事向我招手。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群“玉友”相约。看他们一个个兴高采烈的样子,就知道是从玉石巴扎满载而归,见面后就迫不及待地炫耀他们手上带的、脖子上吊的、袋子里装着的各类“玉品”,有碧玉、墨玉、青玉,还有山料、子料、奇石,也有一些我没见过的形状奇特的玉料。
正当我看得眼睛发光时,同事问道:“哎,你大中午不睡午觉,在这里转悠什么?”我这才想起自己沿着铁道寻声的事情,便把我多日的午休遭遇说了出来。他们听后,一个个笑得前俯后仰,都说我是个“土老帽”。并解释道,每年五月季,和田火车站周边都有很多的鹰隼结群盘旋,并在周边的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的河床上,或在砂石料场、田埂、路边衔一些小石子,然后飞到火车站的上空,把叼衔的小石子抛下,砸落在雨棚上,发出“铛铛”的声响,它们是在嬉戏玩耍,练就“铁嘴钢牙”呢。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真可谓是:“落玉惊扰梦中人,缘由鹰叼玉嘻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