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后,就如何做好冬季养生,记者专访了地区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中医副主任医师陈满涛。
陈满涛介绍,冬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都要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起居调养
《黄帝内经》中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立冬以后,天黑得早,尽量早睡晚起,使人体的生物节律与自然节律相一致,这样更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积蓄。进入冬季,夜卧一般建议在晚上10点之前,保证充足睡眠,不要熬夜,早晨尽量等太阳升起后再起床,充足的睡眠能有效恢复精力、养阴培元。此外,“寒”是冬季的特点,寒伤阳气,因此固护阳气在冬季十分重要,戴好帽子、口罩就显得十分重要,还需视情况调整衣着,避免受凉感冒。
精神调养
冬季万物凋零,很容易让人触景伤情,而不良情绪会引起身体的一系列反应甚至导致疾病。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和生活状态,保持心情舒畅,遇事不要过分急躁。平时可以通过跳舞、弹琴、画画、书法或是适当户外运动、听歌、养花等方式调整情绪,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运动调养
适当锻炼可增强身体抵抗力。立冬后,早晨运动时间最好在阳光出现以后,晚饭后不宜外出进行激烈运动。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要注意保暖,注意锻炼的力度、强度和持续时间,尤其是对于有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不宜大汗淋漓,宜选择轻缓的运动,比如快走、慢跑、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
饮食调养
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遵循药食同源的原则进行滋补,如具有补益气血、滋阴生津、养肝明目功效的黄芪党参枸杞乌鸡汤等。此外,冬季喝粥也是养生的好选择,比如喝小米粥可以养心除烦,芝麻粥可以补肾益气,萝卜粥可以消食化痰,茯苓粥可以健脾养胃。天冷的时候,适量增加蛋白质、脂肪的摄入,对御寒很有好处。如羊肉、牛肉、鸡肉、虾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御寒效果较好。
地区融媒记者 张雅芝 实习生 艾麦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