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2024年11月08日

“双十一”临近,这些风险要警惕

  “双十一”临近,在消费者准备尽享购物乐趣的同时,一系列潜在风险也悄然浮现,大家要提高警惕。

  优惠规则往往复杂,可能暗藏消费陷阱。商家的满减、津贴、预售等活动令人眼花缭乱,部分不良商家会先抬价再降价,或者在细则里设置限制条件,让消费者误以为捡到便宜。所以购物前务必仔细研究规则,对比价格,切勿盲目下单。

  扫码返利活动看似诱人,但风险巨大。不法分子在社交、短信平台散布信息,诱导消费者扫码。一旦扫码,可能遭遇信息泄露、诈骗,甚至手机被植入恶意软件,导致账户被盗刷。消费者对这类不明来路的扫码信息,要坚决拒绝。

  陌生链接是“双十一”期间的一大威胁。大量购物相关信息中可能混有虚假链接,伪装成电商平台、商品或物流查询链接等。点击后可能进入假网站,输入账号、密码、银行卡信息后,财产就会受损。收到可疑链接,务必通过官方途径核实。

  收货时的查验工作不容忽视。收到商品后,不要匆忙签收,要检查外观有无损坏、数量是否正确、规格型号是否与订单相符。若有问题,及时与商家沟通并拍照留证,尤其是生鲜类商品,当场确认质量问题可避免后续纠纷。

  妥善保留消费凭证至关重要。订单截图、支付凭证、聊天记录等都是维权依据。遇到商品质量差、虚假宣传或售后问题,这些凭证能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此外,还要警惕退款诈骗。“双十一”后,诈骗分子常冒充商家客服,以商品问题或系统故障为由,诱导消费者办理退款,让消费者在虚假平台填写银行卡信息和验证码,从而盗走钱财。收到退款通知,要通过官方客服核实。

  总之,“双十一”购物虽快乐,但需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消费者要保持警惕,确保自己的购物体验安全、愉快。

  地区融媒记者  努尔古再丽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主办单位:和田日报社| 声明:和田日报社©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