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2024年11月08日

向“新”发力打造和田新名片

——探访新疆中医药(民族医药)和田中心

  11月1日,2024自治区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团走进新疆中医药(民族医药)和田中心,像是走进了一座古老与现代交织的空间。

  新疆中医药(民族医药)和田中心由中医药(民族医药)展示馆、特色门诊、制药室三层组成。

  一楼中医药(民族医药)展示馆,分左右两个区域。左边区域摆放着该中心创新研发的“四物维茶”,丁香、玫瑰花、小茴香、藿香、天麻、决明子……只见工作人员将摆放在桌上的和田药茶原料与奶茶搭配,制作出口味甘甜的暖暖茶。右边区域的一幅幅中草药图谱、一个个中草药罐上,详细标注着名称、特性和功效。

  从新疆中医药(民族医药)和田中心董事长张鸿的讲解中,采访团成员了解了中药材种植、采摘等全过程,以及新疆中医药(民族医药)的历史渊源、理论体系、诊疗方法,让人不禁对中医药的博大精深肃然起敬。

  在二楼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门诊,慕名前来就医的患者络绎不绝。“我们依托和田市维吾尔医医院开设了这个特色门诊,邀请了全地区中医药专家轮流坐诊。专家们结合‘望闻问切’等诊疗方法,为患者诊疗。”张鸿介绍。

  “这里还能体验沙疗、盐疗、针灸、推拿等。”在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门诊,和田市维吾尔医医院医生茹柯耶·吾麦尔带采访团成员走进沙疗室,“你看,这些沙子都是从吐鲁番运过来的,我们通过调节室内温湿度、医疗沙温度指标,模拟自然沙疗温湿度,能祛湿养生。把完脉,医生会在三楼的中医药(民族医药)制药室,按照一人一处方,为患者准备剂型药品。”

  和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孕育出肉苁蓉、玫瑰花、雪菊等品质优良、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的道地药材。据统计,和田地区栽培的中药材达200余种,野生药材600余种,已建成玫瑰、板蓝根、肉苁蓉等18个中药材定制药园及多家科研院所、博物馆、道地药材交易市场等,为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为推动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全链条发展,2023年底,和田市成立了新疆中医药(民族医药)和田中心。和田市卫健委党组书记李波介绍,该中心是一家集展示、科普、诊疗、研发于一体的以维吾尔医药为特色的现代化中医医疗机构,涵盖产业发展中心、历史展示、科普教育、数字方剂库、道地药材库、中药材网络交易等。

  不仅如此,新疆中医药(民族医药)和田中心还成了研学实践基地。为丰富研学内容,该中心还建设了新疆中医药(民族医药)药材可视化信息库,在里面能看到所有药材生长过程、药效作用等。

  “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是和田地区的一张名片,我们将围绕‘中药材+深加工’‘中药材+旅游康养’等,不断延链补链强链,造福当地百姓。”张鸿说。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拍热扎提·阿不都  热依达   据新疆日报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主办单位:和田日报社| 声明:和田日报社©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