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2023年10月27日

“于阗南山·玉河古道”昆仑和田段 多学科综合科考达成共识

  2023年10月10日至23日,在和田地委、地区行署、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和田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昆仑文化研究中心的精心组织下,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商务印书馆、南京博物院、和田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组成“于阗南山·玉河古道”跨学科科考队,学科涉及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人类学、民俗学、边疆学、宗教学、博物馆学、地理学、植物学等。科考队围绕昆仑文化主题,对和田昆仑山脉的重要地理标志、地质地貌、玉石产地、人文史迹等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科学考察。

  在综合分析和充分研讨的基础上,科考队达成以下五点共识:

  1.昆仑文化蕴含着中国“天人合一”的生生宇宙观念和立中守中的生命智慧,与中华文明的孕育与早期中国的形成密切相关。昆仑作为历史中国与现实中国的道统传承、关键象征和文化符号,并非纯粹地理意义上的概念,而是属于神话的、历史的、天下的大昆仑范畴。昆仑文化堪称一部宏大壮阔的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是全体中国人共有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和历史记忆,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岀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不容置疑和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深入挖掘、保护、弘扬昆仑文化资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

  2.昆仑山脉被称为万山之宗、中国天柱,是中国最核心的地理标识和最厚重的国脉所在。昆仑山一直是全体中华儿女心目中立心天地、安邦定国的圣山,承载着中华民族“敬天法祖”“天下一家”等核心的精神价值。以于阗南山、玉河古道为标志的新疆和田段昆仑山脉,是道教的第一仙山福地和佛教东传的第一圣地,也是佛教中国化开始之地,事关国家生态和文化安全治理的系统工程,建议有关方面统筹做好昆仑圣山文化公园建设、山河文旅融合等方面的工作。

  3.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西汉汉武帝定鼎于阗南山为大昆仑之胜境,视于阗昆仑为“天下之中”,首次为大一统中国确立正统性、国家性的文化地标,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事件。巍巍昆仑更是当代欧亚大陆世界岛当之无愧的心脏地带。统筹做好昆仑世界岛的文化地标建设,既是推动新时代文化润疆、固疆、兴疆、强疆的自信之举,也是展现泱泱中华的礼义文明及各民族美美与共的自觉之举,更是提升昆仑为新天下之中的自强之举。

  4.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和田玉一直被视为中国的国玉、圣玉、君子玉,她引领了中国灿烂辉煌的玉文明及沟通天地人的国家祭祀体系,象征着“君子之德、中庸之道”的东方情操。而以和田玉为核心的玉石之路及玉礼的交流,在推动大一统中国的“四方辐辏”过程中更是扮演了关键的作用。和田作为中国第一玉都,凝聚着玉魂国魄。玉文化的传承创新及产业优化发展,方兴未艾,前景广阔。

  5.作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田是推进东亚与中亚、西亚、南亚区域文化、经济交流的枢杻和通衢。作为多元文化通和的重镇和当代亚欧大陆桥的关键节点,和田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沿路民心相通方面责无旁贷,在深化于阗南山和玉河古道的中华文脉赓续,特别是昆仑文化的总体性研究提升、文化遗产活化方面大有可为。期待各方勠力做好昆仑历史名城建设、牛头山佛教圣地建设、和田(昆仑)大学建设、大昆仑路网建设等文化与民生工程,共建和合共生的和美和田、和善和田、和乐和田。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巫新华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教授海鹰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穆桂金

  中国社科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明鸣

  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编审颜廷真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陈进国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专家委员会主任陆建芳

  中国社科院边疆研究所研究员李新岭

  巫新华教授学术助手刘洁

  新疆日报社新疆画报主任记者张国军

  和田地区文旅局副局长张化杰

  和田地区博物馆副馆长艾再孜·阿不都热西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主办单位:和田日报社| 声明:和田日报社©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