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受邀出席“于阗南山·玉河古道”昆仑和田段多学科综合科考成果发布会的专家学者参加昆仑文化座谈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连山从昆仑神话角度阐述“于阗南山为昆仑山”。
陈连山说,昆仑神话是中国古代神话系统中保存最完整、结构最宏伟的一个体系,研究昆仑文化无法绕开昆仑神话。昆仑神话是上古时代所认知的地理知识,古人没有现代地理科学,只能用神话故事解释他们认知的地理,构建他们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
陈连山说,神话中的昆仑山赋予黄河神圣性,而黄河的神圣性则赋予中原制造神话的这些人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使他们的人生获得一种神圣性。《山海经》中记录的好几座山,都叫“昆仑”,但都未做详细描述。清代陕甘总督毕沅是《山海经》专家,他著有《山海经新矫正》,他得出结论,“昆仑”在《山海经》中是高山的通名,这个名字在汉朝被确定专名。《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汉武帝钦定于阗南山为黄河之源,于阗南山才是昆仑。昆仑的确定,意义非常大,证明了过去中原地区跟西域有很深的联系。
陈连山表示,当时汉武帝通过张骞出使西域的实地考察报告,并结合当时地图、文献做出的判断,去除神话中超想象部分,把昆仑山落实到地理上,在当时是科学合理的,我们应该尊重汉武帝在科学上的态度。
地区融媒记者 张亚辉 胡对红 艾克甫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