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2023年10月30日

和田地区博物馆副馆长艾再孜·阿布都热西提

和田玉文化博大精深

  “这次综合科考收获丰硕,找到了汉武帝钦定的于阗南山位置,确立了白玉河河源、玉河古道等重要地理标识,对下一步做好和田玉文化的研究非常重要。”10月26日,地区博物馆副馆长艾再孜·阿布都热西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艾再孜参加了“于阗南山·玉河古道”多学科综合科科考队的科考工作。他表示,这次专家学者齐聚和田,共同探讨和田玉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艾再孜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从和田玉的文化体系、评价体系、等级体系、历史体系四个方面,印证了和田玉文化历史久远、博大精深。

  艾再孜表示,从和田玉的文化体系看,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将玉视为君子之德的象征,“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就是和田玉鲜明的特点;从和田玉的评价体系看,自古就有“黄金有价玉无价”的说法,在《康熙字典》中,凡是玉字偏旁的字都是褒义。在中国,凡是无法具体赞赏、表彰、弘扬的人和物、物和事都会用玉来比喻,比如美人如玉、亭亭玉立、玉轮、玉人等等;从和田玉的等级体系看,自古皇家礼仪都是用玉作为最高礼仪。皇家文件为“玉册”,古代皇帝乘坐的马车用和田玉装饰,大臣、将军则是金、铜等装饰。隋炀帝登基,以隋文帝所传13环玉带为依据。死后墓葬中,随葬品很简陋,唯有13环玉带可证其身份;从和田玉的历史体系看,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世界诸文明、诸古国、诸民族比较,唯有中国,玉文明自成体系,万年不衰。 

  地区融媒记者  胡对红  艾克甫江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主办单位:和田日报社| 声明:和田日报社©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