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化 2025年03月17日

昆 仑 赋

□ 尼雅居士

  巍巍昆仑,横空出世,

  擎天柱地,气贯洪荒。

  混沌初开,盘古挥斧劈阴阳;

  乾坤始奠,女娲抟土塑炎黄。

  瑶池悬镜,映九天之仙影;

  玉山叠翠,藏万古之玄霜。

  西王母衔环以赠周穆,

  青鸟使衔书而渡苍茫。

  云蒸霞蔚,鸾凤和鸣于阆苑;

  星移斗转,麒麟献瑞于仙乡。

  此乃神之所栖,灵之所聚,华夏魂魄之源也!

  

  若夫昆仑之文脉,浩荡如川,绵延千载。

  轩辕问道,广成子授长生之诀;

  老子骑牛,紫气东来化道德之章。

  张骞凿空,驼铃摇碎大漠月;

  玄奘西行,梵音响彻雪山阳。

  李白醉笔书银河,东坡豪词咏天罡。

  诗骚韵里,昆仑为骨;

  丹青卷中,冰雪为肠。

  百族交融,丝路织就文明锦;

  九域同辉,汉唐风骨入肝肠。

  此乃文之根柢,道之渊薮,万邦仰止之梁!

  

  至若喀喇昆仑,铁脊凌霄,鹰隼难越。

  冰川如剑,割裂苍穹之幕;

  狂风似刀,雕琢勇士之魂。

  界碑立处,热血浇铸国土;

  

  

  雪莲开时,忠魂守护国门。

  将士戍边,卧冰饮雪何曾惧?

  赤胆映日,笑傲生死为黎民。

  旌旗卷云,烽燧不灭英雄志;

  战马嘶风,肝胆长悬明月心。

  昔有精卫衔石填海,今存壮士以躯筑城。

  此乃华夏之脊,民族之魂,千秋不灭之灯!

  

  嗟乎!昆仑神话,孕浩然之气;

  昆仑文化,育家国之情;

  喀喇昆仑精神,铸钢铁长城。

  登高望远,见群山俯首如朝圣;

  抚今追昔,知天地正气在苍生。

  祈愿昆仑永峙,佑我神州,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明!

  

  赏 析

  

  这篇赋以昆仑山为主题,气势恢宏,文采斐然,展现了昆仑山在中华文化中的神圣地位和象征意义。全文结构严谨,语言华丽,既有神话传说的浪漫色彩,又有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还融入了对边疆将士的赞颂,体现了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

  赋中运用了大量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如盘古开天、女娲造人、西王母赠环、张骞凿空、玄奘西行等,将昆仑山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紧密联系,赋予其神圣而崇高的地位。同时,冰川、狂风、雪莲等意象的运用,生动描绘了昆仑山的自然风貌,展现了其巍峨壮丽的气势。

  全文多用四六骈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如“瑶池悬镜,映九天之仙影;玉山叠翠,藏万古之玄霜”“云蒸霞蔚,鸾凤和鸣于阆苑;星移斗转,麒麟献瑞于仙乡”等,既有对仗工整之美,又富有音韵和谐之感。

  赋中不仅赞美了昆仑山的自然与文化意义,还通过“喀喇昆仑”一段,讴歌了戍边将士的忠诚与牺牲精神,将自然景观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升华了主题。尤其是“界碑立处,热血浇铸国土;雪莲开时,忠魂守护国门”等句,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全文贯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既有神话传说的浪漫想象,又有历史人物的真实事迹,还有诗词歌赋的文学传统,展现了昆仑山作为中华文明象征的多元内涵。

  小迪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主办单位:和田日报社| 声明:和田日报社©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