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化 2025年03月17日

以文育人以文化人 培匠铸魂同向发力

□ 杜淼

  自2020年起,北京援疆首次以“组团式”选派职业技能教师队伍。2022年,北京市第十一批第一期、支援和田技师学院的第四批援疆教师,秉承着国家对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院师资队伍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需求,充分发挥援疆教师“师带徒”的种子作用,建立“京和培匠铸魂”传习基地,依据不同培养方向,建立“培匠”和“铸魂”两大类传习分基地,下设14个子基地,分别发挥培养技能工匠和铸牢民族之魂之作用,将首都先进的教育理念、优秀的管理模式、成功的教学经验引用到学校建设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湛的专业技能交融互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心灵,筑牢信仰根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润心田,坚定文化自信;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活学生“心”力,立志技能报国。

  “培匠”传习分基地突出以技能传授为本、以培育工匠精神为魂。旨在培养技能匠人,培养大国工匠,通过开展工匠精神教育,传授和学习知识与技能。“培匠”传习分基地下设7个子基地,涉及轻纺、餐饮、汽车、机电4个专业,对标世界技能大赛和国赛标准,服务和田地区相关行业,建立和优化相关专业综合实训基地,通过专班一体化教学、技能训练等方式开展传习活动,提高师资专业技能水平,建立竞赛梯队,选拔和培养技能大赛选手,培育技能硬、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才,激励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借助北京援疆资源,充分发挥援疆资金支持学校内涵发展建设作用,2020年组建新疆巴哈车队,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支具有明确专业化分工的优秀职业院校创新团队。团队拥有设计加工、装配调试、赛车训练场等工作室,师生独立制作的“大漠雄鹰”赛车,参加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第六届、第七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并取得组委会提名特别进步奖和职校组二等奖等喜人成绩。目前,巴哈车队累计培养学生50余人,部分毕业生就职于本地汽车相关企业,成为企业技术骨干。

  “铸魂”传习分基地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魂,铸牢爱党爱国之魂。铸魂传习分基地下设7个子基地,分为“两展”“两室”“三课堂”。“两展”为思政体验馆和师德师风体验馆。思政体验馆为学校师生提供思政教育实践服务的思政教育基地,共有工匠精神、党的光辉历史、民族团结、红色传承等11个展区、4个VR虚拟现实交互设备体验区,通过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打造沉浸式思政学习体验,培养师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师德师风体验馆为更好地传承高尚师道师风,明确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新要求,不忘立德树人初心,更好地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展馆分为7个章节,分别从以法为纲、以史为鉴、以史鉴今、以章力行、以修为本、以身示范、以智为髓,从国家政策法规条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依法依规追责问责、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修身立德爱生行为、名家名人名言警句,指导、审视、学习、规范、培育、践行、沁润师德师风。增强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和幸福感,对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两室”为国学画室和传统书法室。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增添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学习经典文化、书法和绘画等技能,培养国学素养和艺术修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三课堂”为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提高语言表达课堂、摄影摄像素材拍摄及短视频制作课堂、模特走秀和礼仪学习课堂,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提供一个积极、有意义的学习环境和平台,激发潜能,培养品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援疆教师团队立足“受援地所需和北京所能”,充分发挥“组团式”支援优势,以师带徒为抓手,积极开展“传帮带”,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技能大赛、校企合作等各领域发挥专长,帮助受援地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突破。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充分发挥“种子作用”,培养了一批带不走的师资队伍。

  作者系和田技师学院北京援疆教师、北京电子信息技师学院教师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主办单位:和田日报社| 声明:和田日报社©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广告合作: